跳到主要内容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八大和八大二次会议

会议八大八大二次会议
时间1956 年1958 年
内容正确分析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影响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评价是一次正确的探索。探索失误,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表现

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强调公有化程度。

后果

1959 至 1961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评价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八字方针

实施

1961 年开始。

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效果

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启示
  • 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国情出发;
  • 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
  •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

“文化大革命”

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发动

1966 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实际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

过程

全面发动 \to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to “九一三事件” \to “四人帮”被隔离审查

影响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启示

  •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 杜绝个人崇拜;
  •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成就

类别建设成就
钢铁建成武汉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基地。
石油建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1965 年实现自给。
铁路兰新铁路、兰青铁路、包兰铁路等
科技“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等
总体特征工业布局明显改善;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我国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英雄模范人物

  •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王进喜。不怕困难、艰苦创业;
  •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助人为乐,爱国爱民。